手机版 布拖县文化云 切换场馆
总访问量:44.55万 今年访问量:4.57万 2024年访问量:34.08万 今日访问量:400 微信:0 APP:0 PC:400
HI,欢迎来布拖县文化云
首页 > 非遗动态 > 详情

布拖彝族非物资文化遗产 “火把节”

2019-09-04 00:00来源:布拖县文化馆
0 0 分享
2698

  火把节俗称“都此”,是布拖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狂欢节”,是“眼睛的节日”,是一个消除灾祸,祈祷丰收,祝贺吉祥,宴请宾朋,畅叙爱情,健身强休,寻欢作乐融为一体的盛大节日。布拖彝族火把节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择吉日而定。火把节的活动过程由准备阶段和节日阶段两部分组成。 

  在节前数月人们便开始进行欢快而精心的准备。牧人或孩子们便开始在野外折来干蒿枝,用细绳索扎成火把,并将扎好的火把放于人畜不经过的“干净”地方,以图吉利。争强好胜的富贵人家选好了瞟肥体壮,具有参赛实力的马、牛、羊、鸡,并精心驯养。妇女们忙着准备漂亮的衣服、裙子、头帕、鞋袜、黄伞、银饰等。意在火把场上展现自我。姑娘们利用每晚的入夜时间排练火把节的“都洛舞”,激情诉唱《妈妈的女儿》。那别具一格的奇特音乐传播在夜间的田野上,令人如痴如醉。小伙子们为了能为家族得荣誉或获得姑娘的喜欢,常聚在草坝上练习摔跤。每家每户都准备好一只祭祀祖先的鸡,然后根据其经济状况或独自或合伙准备牛、羊、猪。另外还准备荞麦粉、烟酒及零花钱。

  节日历经3天。第一天清早,家家户户开始忙着打扫房屋,清洗炊具,特别洗好祭祀用的餐具,同时整理房屋,磨好刀具。合伙准备过节的人家便聚在一起开始宰杀大家买来的牛、羊、猪。下午,每家每户都先杀一只鸡,用鸡肉和荞粑祭祀祖灵。以图消灾、避祸、保平安。祭祀辞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句式整齐,大意如下:今夜天上晴空万里,无云遮月,繁星闪烁,星光灿烂,月光明亮,空气新鲜,愿我家的节日能吉利,求祖先保佑儿孙们,从今开始,五谷要丰登,六畜要兴旺,合家要安康,儿孙要满堂。入夜,举行点火把仪式。家家户户点燃熊熊火把,围绕着锅庄和火塘边念边转,(有的大人教小孩念),以消灾避祸、祈祷丰收为主题的火把除邪辞大意为:烧掉害虫,烧掉瘟疫,烧掉畜疾,烧掉饥荒,烧掉寒冷、烧掉贫困,烧掉死神,烧掉不详,赶走藏在里的妖魔,赶走附在身上的邪气,除恶运和祸患……。然后举着火依次照亮全屋每个角落,再经过锅庄、羊圈、牛圈、猪圈走出家门,经院坝时连续将火把甩转360度,使它更旺。走出大门,汇入全村寨的火把行列,聚成火把队伍走向另一村寨,举行打火把仗。打火把仗用燃着火把打火把,火把被打断或打熄为输家,为此,狡猾的人在扎火把时在火把里面藏有小木棒,当然被对方发是不好意思的。火把仗一拉开,顿时火花四溅,吼声霹厉,打得十分精彩,其乐也无穷。晚上很多家庭杀猪羊举行求灵活附身。

  第二天,举行“都格”(狂欢)“都哈”(拜节)。每按照宰啥背啥原则,每家都背上牛、羊、猪肉及酒,高高兴兴地到岳父家去拜节。

  这一天就是娱乐狂欢的日子。所有的人都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前往火把场。赶往火把场的路上,行人穿红着绿,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火把场上开展各种文娱和体育竞技活动。活动项目有: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爬杆、唱歌、跳舞、选美等。各种活动别具一格,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展现出热情奔放具有火的性格的彝族特色。火把场上又随处可见那些自带午饭请亲戚朋友共食午餐或围成一圈喝转转酒畅叙友情的场面。晚上又重复第一天晚上的火把活动。

  第三天,叫做“都木”或“都沙”。白天继续着前一天的各种活动继续狂欢。晚饭后同前两天一样的方式,家家户户点燃火把,不同的是这天持火把巡视庄稼,驱逐害虫,然来到村口寨边,举行“锅聋扎杂格”仪式。找三块石头做成锅庄状,上面压一块较为平整的石板,石板上放9颗石子和九根青草,再压一小块平整石板,上面放一颗小石子作锅盖。像家里烧火做饭时一样,将烧剩的火把放在石板下面烧,待石板下层烧黑,石子烧热,青草烧黄后,熄灭火把,将剩余火把带回家保存,整个火把节活动和仪式即告结束。


热门推荐
扫一扫分享: